根據(jù)《紐約時報》16日的報道,美國政府正計劃對中國生產(chǎn)的成熟制程半導體啟動貿易調查,這標志著美中科技戰(zhàn)的擴展。美國的擔憂主要源于中國在成熟制程半導體生產(chǎn)上的大規(guī)模投資,這些產(chǎn)品不僅用于智能手機、家電和汽車,還在軍事和電信網(wǎng)絡中扮演重要角色。美國政府擔心,如果中國繼續(xù)擴大其在此領域的產(chǎn)能,可能導致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加深,從而威脅到國家安全。
美國已針對最先進的半導體產(chǎn)品采取了嚴格的限制措施,尤其是用于高端技術和軍事領域的晶片。然而,至今這些措施尚未涵蓋成熟制程晶片。盡管這些晶片不涉及最尖端的電子產(chǎn)品,它們在日常消費電子和基礎設施中仍然至關重要。隨著中國政府大力補貼并興建更多晶圓廠,美國官員擔心,這將加劇美國對中國晶片的依賴,甚至可能導致美國國內晶片生產(chǎn)能力的下降。
《紐約時報》指出,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啟動《貿易擴張法》第232條和《1974年貿易法》第301條,分別針對國家安全威脅和不公平貿易行為進行調查。調查可能導致對中國生產(chǎn)的成熟制程半導體及相關產(chǎn)品征收關稅,甚至進一步實施進口禁令。這一行動的后果將不僅限于美國國內,也可能影響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供給和價格結構。
商務部長雷蒙多曾在最近的國防論壇中提到,中國正在以補貼方式傾銷成熟制程半導體,這種做法不僅降低了價格,還可能導致全球市場的不公平競爭。對于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半導體生產(chǎn)商而言,這種“價格傾銷”行為無疑增加了生存壓力。美國政府的目標是通過征收關稅,遏制中國半導體產(chǎn)能的擴張。
然而,美國政府面臨的一個復雜問題是,很多中國生產(chǎn)的成熟制程晶片并不直接出口到美國,而是嵌入在其他國家生產(chǎn)的電子產(chǎn)品中。這使得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變得更加復雜,因為關稅通常只適用于最終產(chǎn)品,而非零部件。商務部目前正在考慮如何填補這一法律空白,以確保中國晶片的進口能被有效限制。
未來三至五年,預計全球新增的傳統(tǒng)半導體產(chǎn)能中,約有一半來自中國。這一變化可能會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產(chǎn)生深遠影響,尤其是在價格和供應鏈結構上。拜登政府希望通過加強對中國晶片的貿易限制,確保美國及其盟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,并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。
隨著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崛起,這場科技戰(zhàn)的激烈程度只會不斷升溫。美國如何應對這一挑戰(zhàn),將決定未來幾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走勢。
----- 責任編輯:巨優(yōu)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,讓您輕松做采購
----- 保證原裝正品,是我們對您的承諾。
若您想獲取報價或了解更多電子元器件知識及交流、電阻、電容、電感、二極管、三極管、MOS管、場效應管、集成電路、芯片信息,請聯(lián)系客服,鄭先生TEL:13428960096 QQ:393115104
咨詢熱線
0755-83206860微信號
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