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中,CPU、GPU、NPU、DSP及各種加速器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計算任務,形成了分散的處理器架構。盡管這些專用核心能高效執(zhí)行各自的任務,但常常處于閑置狀態(tài),導致功耗和硅面積浪費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一家名為Ubitium的初創(chuàng)公司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——將CPU、GPU、DSP、FPGA等專用處理器功能整合到一個高效的RISC-V通用處理器中。
Ubitium的創(chuàng)新在于其基于開源RISC-V指令集的“工作負載無關微架構”。與傳統(tǒng)設計不同,這款通用處理器能夠動態(tài)調整電晶體的用途,處理從簡單控制邏輯到復雜的AI和圖形計算等各種工作負載。這一設計的關鍵在于電晶體的重復使用,使得不同計算任務的切換變得更加高效,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電力消耗和硅面積浪費。
該初創(chuàng)公司背后是來自英特爾、NVIDIA和德州儀器等科技巨頭的資深工程師。首席發(fā)明人馬丁·沃巴赫(Martin Vorbach)擁有200多項專利,其中許多已獲得主要晶片制造商授權。憑借這些技術儲備,Ubitium計劃將其通用處理器設計推向市場,目標是能在2026年前推出功能完整的產品。
然而,盡管Ubitium的愿景令人振奮,但將這一創(chuàng)新從設計轉化為實際產品仍面臨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根據外媒Tom's Hardware的報道,該公司迄今為止僅籌集了370萬美元,這對于開發(fā)先進芯片來說顯然不足。相比之下,像英特爾和NVIDIA這樣的科技公司通常需要數億美元的資金才能推進類似項目。因此,盡管Ubitium的目標宏大,許多人對于這家初創(chuàng)公司是否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突破仍抱有懷疑。
Ubitium不僅僅著眼于一個單一的通用處理器產品,而是計劃建立一個完整的產品線,從微型嵌入式設備到高性能計算系統(tǒng),力圖挑戰(zhàn)NVIDIA、AMD和英特爾等行業(yè)巨頭。Ubitium的創(chuàng)始人Hyun Shin Cho表示,他們的通用處理器將具有比目前的專用芯片高出10至100倍的性能/成本比。他解釋道,由于通用處理器能夠在不同工作負載中重復使用相同的電晶體,整體的功耗和硅面積大幅降低,從而顯著降低了系統(tǒng)成本并提高了能效。
這種創(chuàng)新性架構代表著微處理器領域的一次重要變革,Ubitium正在努力實現這一革命性突破,若成功,它將對整個半導體產業(yè)產生深遠影響。
----- 責任編輯:巨優(yōu)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,讓您輕松做采購
----- 保證原裝正品,是我們對您的承諾。
若您想獲取報價或了解更多電子元器件知識及交流、電阻、電容、電感、二極管、三極管、MOS管、場效應管、集成電路、芯片信息,請聯(lián)系客服,鄭先生TEL:13428960096 QQ:393115104
咨詢熱線
0755-83206860微信號
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