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最新發(fā)布的Mate 70系列智能手機繼續(xù)使用來自韓國的SK海力士生產的NAND和DRAM內存芯片,這一選擇引發(fā)了業(yè)界的廣泛關注。雖然華為在手機處理器領域取得了部分自主技術突破,但在內存芯片方面,仍然無法完全擺脫依賴國際供應商的局面。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芯片產業(yè)在美國制裁下,依然無法迎頭趕上國際先進水平。
根據加拿大研究公司TechInsights的拆解報告,華為Mate 70系列智能手機使用的內存芯片,依然是韓國SK海力士制造的。這表明,盡管華為在其他領域嘗試推廣國產芯片,但在高端手機的內存部分,韓國芯片仍然占據主導地位。去年發(fā)布的Mate 60 Pro系列也使用了類似的配置,當時有分析認為這些芯片來自華為的庫存。然而,華為似乎正在逐步轉向中國本土的長鑫存儲和長江存儲,但仍未能完全替代韓國的產品。
臺灣工研院政策與區(qū)域研究組組長李冠樺指出,在高端手機領域,內存芯片的選擇不僅關乎性能,還需要考慮芯片的體積、密度和生產工藝。韓國的SK海力士和三星,憑借更先進的制造工藝和極紫外光刻(EUV)技術,在內存芯片的密度和可靠性方面明顯優(yōu)于中國廠商。長鑫存儲和長江存儲雖然在努力追趕,但技術差距仍然存在,尤其是在位密度和生產良率上。
例如,長鑫存儲的位密度僅為韓國廠商的55%,且生產良率較低,意味著其在相同產能下,生產出的可用芯片數量較少。根據分析機構Bernstein的報告,長鑫存儲與國際同行之間的技術差距大約為六至八年。這使得中國廠商在高端手機的內存需求上,無法有效挑戰(zhàn)韓國廠商的技術優(yōu)勢。
自2022年起,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(yè)的制裁不斷升級,尤其是對極紫光刻設備(EUV)的禁運,使得中國廠商在先進芯片生產上遇到巨大的技術瓶頸。盡管中芯國際在7納米制程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,但在內存芯片等其他領域,仍然難以擺脫對外部技術的依賴。這一情況使得華為即便在處理器技術上有所突破,在內存芯片等關鍵部件上,依然不得不依賴韓國和其他國際廠商。
華為在面臨技術制裁和國際競爭的雙重壓力下,正在努力推動自主芯片的發(fā)展。然而,由于國產內存芯片的技術差距,華為可能會在未來面臨無法持續(xù)升級高端手機的困境。即使華為通過庫存維持高端手機的生產,但庫存的有限性和國產芯片的技術瓶頸,可能導致其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逐漸下降。
在中低端手機市場,華為可能更多依賴本土芯片,但隨著消費者對性能和質量的要求提升,華為可能難以在高端市場繼續(xù)保持競爭力。尤其是在中國消費者面臨選擇時,若華為高端手機的性能無法與蘋果等競爭對手相比,可能會出現市場份額下降的局面。
總的來說,華為在芯片自給自足的路上仍面臨巨大的挑戰(zhàn),尤其是在內存芯片等關鍵技術領域。未來,華為如何平衡國產芯片與進口芯片的使用,將成為其能否在全球市場繼續(xù)領先的重要因素。
----- 責任編輯:巨優(yōu)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,讓您輕松做采購
----- 保證原裝正品,是我們對您的承諾。
若您想獲取報價或了解更多電子元器件知識及交流、電阻、電容、電感、二極管、三極管、MOS管、場效應管、集成電路、芯片信息,請聯(lián)系客服,鄭先生TEL:13428960096 QQ:393115104
咨詢熱線
0755-83206860微信號
公眾號